魏姿芸.用拼貼建構出隨機迸發的美感
目前還正在台藝大就讀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的藝術家魏姿芸是位一看就令人感到溫暖、親切的女孩,迎面帶著她的招牌笑容開朗地與我們聊了她的藝術人八卦生活
魏姿芸並不像我們傳統印象中的藝術家, 跳脫了高雅氣質的風格. 卻多了一份古靈精怪以及赤子之心,從小她就對美術特別感興趣,可能和成長的背景有關,爸爸是室內設計師,而媽媽是音樂家,在這樣充滿藝術氣息的環境下長大,讓她從小耳濡目染培養出她獨到的藝術眼光。她告訴我們,早期她喜歡寫實和虛幻的交錯題材,使用的媒材為壓克力和蠟筆為主,因為當時的她希望以寫實、平易近人的方式表達抽象的情緒。
然而,喜歡到處走走,嘗試不同創作風格的她,在一次透過”英文老師”的帶領下, 接觸到了 “剪貼俱樂部”這個形式的創作方式, 拼拼剪剪的過程讓她覺得像是一種玩弄畫面比例的趣味遊戲,並且在色彩之間尋找平衡的美感讓她也有極大的成就感,因此在這樣隨機拼湊的美學以及創作過程的興奮情緒中,從此便愛上了以拼貼的方式來做為主要創作的技巧。
創作對我來說是一種紓壓方式、 一種遊戲、 一種對自己的檢視
“創作對我來說是一種紓壓方式、 一種遊戲、 一種對自己的檢視”,年紀輕輕的魏姿芸一派輕鬆的講出他最近的創作心得。以前在創作時常常會因為想太多, 想要把作品做好看、做漂亮,對她來說總會有一些莫名的綁手綁腳。但現在的她想要以更自由,好玩的方式來創作,隨興的從各類書籍、雜誌、甚至是百科全書中或是自己拍攝的照片中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圖片素材並在她的眼睛和思想中不斷地經由手作重新排列組合,一次次的堆疊,像是這些素材好像有生命的在紙上跳躍、演化,隨著時間和她一起成長與改變進而完成最終的成品。
電子樂與拼貼的火花
音樂,對創作者來說也非常的重要,魏姿芸也提到她喜歡的音樂調性其實也有些獨特,他說電子樂的曲風最深得她心,可能是因為曲風和拼貼很像,層層堆疊,突如其來的變奏,簡潔乾淨,有時又有瞬間雜音混入,這樣的音樂曲風讓她在創作的過程,享受著、彈奏著,偶爾更夾雜著嘻哈樂與林強的歌聲,在這樣的音樂環境碰撞下,造就了她完成一幅幅的藝術品
在訪談過程, 他也不斷表示台灣的藝術風氣需要不斷的提升,讓每個愛創作、愛藝術的人能得到更好的發揮,我們可以在韓振之專注的眼神與專業的態度感受到他對創作的熱忱,每一次的焊接、每一次的裁切,就像是他不斷地踩踏鼓風機一般將熱情把心愛的事物一一串連, 金工匠人的精神, 在他身上一覽無遺。
未來的挑戰
不斷充實自己的姿芸在去年暑假也參與了需要甄選的紐約SVA (School of Visual Art) 暑期室內設計課程,經過國外獨特的教育上課方式不僅讓她更加拓寬了世界觀,在美國那段期間她也盡可能的每天參觀不同的美術館,她覺得國外對於籌辦展覽的細心和用心程度讓她印象深刻,即便是業餘的展覽,依舊能感受到策展的溫度。而她最喜歡的博物館就是位於紐約曼哈頓市中心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這個博物館是以美國現代藝術的收藏聞名, 除此之外館內也有許多影片類藝術和裝置藝術類作品,而這類型的作品也正是魏姿芸接下來想給自己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