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萱
1990年生於台灣苗栗,生長於桃園。創作像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創作者的內在情感,以及所關心的事物。最初由關愛動物的心情為出發,譴責毛皮業者以不人道的方式殘忍地取動物毛皮,希望消費者不要因為滿足自身欲望購買動物毛皮,成為殺害動物的幫兇,現今技術進步,已有各式不同的人造纖維可替代動物毛皮供人們保暖禦寒,這也是最初選擇羊毛做為創作媒材的原因之一。在思考選擇創作的媒材時,憶起首次觸摸未氈化的羊毛纖維所留下柔軟溫暖感觸的印象,像是觸摸毛茸茸的小動物,達到療癒人心的效果。羊毛纖維的可塑性很高,可變化的造型也很豐富,拿在手上創作,藉由觸覺啟發各種想像。在創作內容方面,多討論人對自然生態的破壞和影響,以及「由外而內」回歸關注由於生活環境遭汙染,造成人體內的病變,以身體內部的不正常變化暗示生活環境的狀態。